News
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一期(SEA3K)的主要发现。(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供图) ...
回顾历史,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,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凭着“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”的决心,最终实现了独立研制“两弹一星”等壮举,而这些辉煌成就与当时的体制密切相关。在那个年代,我国科技发展遵循统一指挥,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。
始祖鸟是最有名的化石物种之一,也是已知的最古老鸟类之一。但在其发现后的160多年间,受限于保存情况和技术条件,始祖鸟的许多秘密一直未被揭开。近日,中美研究团队联合报道了最新问世的第14件始祖鸟标本——芝加哥始祖鸟。该标本保存极为完整和精美,研究团队得以运用高精度CT扫描重建等手段,揭示始祖鸟的骨骼、软组织及羽毛等此前未知的细节,为恐龙到鸟类演化关键期的头骨演化和飞行适应等提供了关键证据。相关研究成 ...
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DiffInvex的创新计算框架,其可追踪健康细胞转变为肿瘤,以及肿瘤在化疗过程中的基因进化压力。DiffInvex被应用于超过11000个样本,涵盖了大约30种不同组织类型的人类癌症和健康组织的基因组数据,成功识别出导致肿瘤对治疗“负隅顽抗”的路径,并指出了哪些基因可能引发耐药性。该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《自然-通讯》杂志。
此项成果填补了全球基因组“南方盲区”,标志着全球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的重大突破,为人类表型与环境互作机制、热带疾病遗传基础研究提供支撑。目前,二期工程已启动,旨在构建覆盖东南亚全域的万人级基因组图谱,为区域精准医学和跨境健康治理提供关键支撑,持续引领人类多样性研究的国际合作范式。
始祖鸟堪称化石界的超级明星,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,它一直是研究生物演化的重要证据。过去160多年里,科学家们对这种古老鸟类充满好奇,但由于化石保存情况和技术条件限制,许多秘密一直未被揭开。
始祖鸟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化石物种之一,它的横空出世紧随着达尔文《物种起源》的发表,为当时饱受争议的演化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在此后的160多年间,人们始终对这种神秘鸟类保持着极大的研究热情,而受限于保存情况和技术条件,这种已知最古老鸟类的许多秘密仍一直尘封在索伦霍芬的石板中。
5月13日,中国科学院院长、党组书记侯建国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、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、工程热物理研究所,开展重大科技任务调研督导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党组成员丁赤飚,党组成员、秘书长孙晓明,副秘书长文亚分别陪同相关调研督导。
近日,中国科学院组织召开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“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”领导小组会议。中科院院长、领导小组组长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。中科院副院长、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涛 ...
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
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